组织学基本技术
简介
虽然细胞生物学以细胞及其亚显微结构和分子组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但从整体观、从事物的相互联系看,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学密不可分,组织学技术更是细胞生物学技术不可替代的研究手段。细胞生物学研究者不可不掌握组织学的基本技术,尤其对于初次从事生物学或医学学习与研究的大学生或研究生。组织学技术也正是研究工作的敲门砖之一,它将引导学生进入科研殿堂,开始今后更深层次的探索。目前,用于组织学基本技术实验的方法主要有 9 种:石蜡切片技术、冰冻切片技术、苏木素-伊红染色技术、吉姆萨染色技术、Feulgen 染色技术、中性脂肪油红 O 显示技术、碱性磷酸酶染色技术、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技术和核酸甲苯胺蓝显示技术。
原理
石蜡切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新鲜人体或动物组织含有水分,经石蜡处理后,石蜡替代了组织内的水分,从而可制成切片,并良好地保存组织和细胞的结构。
冰冻切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低温(如液氮、-80 ℃ 冰箱)使组织迅速冻结达到一定的硬度后进行切片。
苏木素-伊红染色技术的基本原理是 HE 为酸性染料,显示胞核、细胞质以及某些细胞器,是组织学及病理学检查最基本的方法。适用于各种脏器的一般观察,对各种液体固定的组织均可使用。不同脏器所用的固定液往往不一致,作用时间也不一样。
吉姆萨染色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吉姆萨染液由天青、伊红组成。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呈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呈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呈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
Feulgen 染色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标本通过 60 ℃ 的 1mol/L HCl 水解作用,可将 DNA 分子中嘌呤碱基与去氧核糖之间的糖苷键打开,所形成的醛基具有还原作用,它再与无色品红结合形成紫红色化合物,从而显示出 DNA 的分布。
中性脂肪油红 O 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油红 O 为脂溶的着色剂,略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优先为脂类溶解和吸附,属于偶氮染料,有 β 羟基,溶解后进行重排,成醌型结构,将中性脂肪染成红色。
碱性磷酸酶染色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与钙化作用密切相关,因此,以 β 甘油磷酸钠为底物,在酶的作用下,产生磷酸离子与钙离子形成磷酸钙为第一反应产物。经硝酸铅处理变为磷酸铅沉淀,为第二反应产物。两种反应产物均易解离,进一步用稀释的硫化铵处理,形成稳定的硫化铅颗粒,沉淀于微血管内皮中,定位于酶活性所在之处,光镜下呈黑色。
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琥珀酸脱氢酶(succinic dehydrogenase)是线粒体的一种标志酶,其作用是从底物将氢传递给受氢体的酶系,经氢传递系统使受氢体还原显色,从而达到染色定位的目的。
核酸甲苯胺蓝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甲苯胺蓝可与组织细胞中的酸性物质相结合从而使组织染色,细胞核呈蓝色。此外,甲苯胺蓝具有强异色性,有酸性黏多糖存在,特别是含硫的酸性黏液物质,颜色从蓝色变为红色。
来源:丁香实验